图录号/艺术家:

曹岳 1674年作 竹图 手卷

图录号:101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曹岳 1674年作 竹图 手卷
图录号:
1013
年代:
艺术家:
曹岳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7×12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674529
USD:86458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二) 总成交额:15792.92万元 成交率:78%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竹垞图。
曹岳《竹蔼图》卷
李 穆
曹岳所画《竹垞图》卷是一件非常有名的作品。本卷纸本,设色。27×120厘米。卷后题款:“甲寅春仲竹垞夫子大人命画即请诲正。曹岳。”
后有朱彝尊题百字令一首:“杜陵老矣,共丹青曹霸,白头漂泊。花柳春残都未见,底事燕南栖托。略彴长堤,呕哑柔橹,只忆江乡乐。吾庐何处,斜阳芳草村落。况有蔗芋闲田,竹梧旧径,客至堪杯酌。试画三楹茅屋矮,随意图书帘幙。峡石东西,横山近远,密树遮云壑。明年归去,小楼添向墙角。”
“康熙甲寅春,客通潞,添百字令,索秋崖补图,二十一年矣。秋崖久逝,小楼墙角,至今未添,而予衰愈甚,展对此图,不胜迟暮之慨。因付装池,并书前阙,以要和者。朱垞老人自识。”
曹岳,生卒年不详。 据《画征录》记载:“曹岳,字次岳,号秋崖,江苏泰兴人。山水师董其昌,远宗董源,疏秀淹润,峰岭多岚气,最得声誉。朱彝尊、王士禛皆极称之。” 另据《图绘宝鉴续编》记载:“曹岳善山水,笔墨遒劲,丘壑泠然,其一种秀致,人莫能及。”
曹岳题款中所说的“竹垞夫子”就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 )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人。他是明代大学士朱国祚的曾孙,但到他父亲时,家道中落,特别自甲申国变后,搬了十多次家,家里已经很穷了。朱彝尊 “生有异秉,书经目不遗”,在五十岁前,“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罘,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之文,莫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同异。归里,约李良年、周篔、缪泳辈为诗课,文名益噪。”(见《清史稿》本传)康熙十八年(1679),朱彝尊在五十岁时,才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参与修撰明史。康熙称他与姜宸英、严绳孙为“海内三布衣”。据《清史稿》记载,“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潘)耒为最著”。他精于考证金石,长于古文诗词。“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著《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又尝选《明诗综》,或因人录诗,或因诗存人,铨次为最当。”他的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词与陈维崧合称朱陈,刻有《朱陈村词》。他室名“曝书亭”,藏书达八万卷。当时学者多称他“竹垞先生”。“竹垞”是朱彝尊的号。朱彝尊在其《看竹图记》中说:“予性癖好竹,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其后客游大同,边障苦寒,乃艺斧以代竹。既而留山东,见治源修竹数百万,狂喜不忍去。归,买宅长水上曰竹垞。”这年他四十一岁。第二年(甲寅),他客游通潞(今北京通州),填了上述《百字令》一首,请曹岳补画了这卷《竹垞图》。康熙甲寅为十三年(1674),朱彝尊四十二岁,过二十一年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乙亥,朱彝尊六十三岁,又将此卷重付装池,在卷后录了当年所作《百字令》,并写了上述跋语。朱彝尊的这首词亦见于其《曝书亭集》卷第二十五(《四部丛刊》本)题为“百字令,索曹次岳画竹垞图。惟本卷“只忆江乡乐”,在集里为“只忆江榔乐”一字之差。
朱彝尊在其诗作中也曾提及曹岳为其画《竹垞图》之事。他在《题王叔楚墨竹为家上舍(载震)赋》中写到:“画家画竹专用墨,李波文同巳难得。后来能事吴仲圭,横斜曲直无端倪。谁为此图王叔楚,意象岂必全师古。竹枝大者一尺强,其余琐细抽风篁。山泉泠泠走石罅,可惜无人坐销夏。潜江主人购得之,索我点笔题新诗。吾家长水一茅屋,北垞南垞都是竹。每忆园林烧荀时,不恋树鸡及榆肉。海陵曹岳为我画作图,药炉茗书籤厨。年来松菊成榛芜,对此临风一惆怅,归与归与范蠡湖。”又杨谦在《曝书亭集》注中写到:“曹秋崖为先生写《竹垞图》,萧疏冷远,颇有幽致。名流皆题《百字令》一阙。今藏余兄汉筹水北楼。”
此卷当时就颇有名气,后世还有模仿者。在2001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就有一件潘振镛(1852-1921,秀水人)的《临曹岳竹垞图》卷。此卷朱彝尊跋后还有王士禛、陈维崧、蔡嘉、汪士鋐、徐釚等人的和词。王士禛(1634-1711),初名士禛,卒后因避雍正胤禛讳,追改士正。乾隆时,命改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工诗,以神韵为宗,主诗坛数十年。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渔洋诗话》。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与朱彝尊同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为词与朱彝尊工力悉敌,当时号为朱陈。著有《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
蔡嘉(1686~1756),字松原,一字岑州,号雪堂,一号旅亭,又号朱方老民,江苏丹阳人,侨居扬州。所居曰高寒旧馆。与高翔、汪士慎、朱冕为诗画友。花卉、山石、翎毛、虫鱼称逸品,尤善青绿山水。善诗,工草书。
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右中允,入值南书房。工诗古文,尤善书法。有秋泉居士集。
徐釚(1636-1708)字电发,号拙存,一号鞠庄,又号虹亭,晚称枫江渔父,江苏吴江人。康熙十八年(1679)试鸿博,授检讨。圣祖南巡,诏以原官起用,不就。工诗古文词。著有《词苑丛谈》、《南州草堂诗》、《本事诗》、《菊庄词》等。
当年与后世和朱彝尊《百字令》者当不止这些人,正如杨谦在《曝书亭集》注中提到的,当时“名流皆题百字令一阙”。但辗转三百余年,是否还能找到其它人所书写的和词就不得而知了。
据卷中收藏印章,此卷曾经慈溪藏书家冯辨斋所藏。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