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程正揆 1661年作 卧游图 手卷

图录号:100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程正揆 1661年作 卧游图 手卷
图录号:
1006
年代:
艺术家:
程正揆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0.5×39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3528302
USD:452238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二) 总成交额:15792.92万元 成交率:78%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青溪道人卧游图。第一百六十卷。
清明简淡 妙造入神
——浅析程正揆《江山卧游图》
穆 南
程正揆(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湖北孝感人,寓居南京。崇祯四年进士,榜名为正葵,官工部侍郎。至清初,改名正揆。顺治十四年挂冠。程氏所处之明末清初的江淮一带,是书画名家风云际会的洞天福地。他们大都远庙堂而近江湖,有的终生不仕,甘于布衣,有的始入宦海,后弃官为民。他们或相聚于茶社厂肆,或结识于草堂竹林,以诗文会友,以翰墨结缘。当时,活跃于斯者,有弘仁、程正揆、石谿、石涛、郑板桥、王概等诸多奇才逸士。程正揆与他的同道谐友一样,诗文书画兼而善之。他的行楷书师法李北海、颜鲁公,其字于平正中追求奇险峭绝,在萧然中体现丰韵雅趣。程氏画风的形成,初得益于董其昌的指点传授,后又上溯元代黄公望、倪瓒,着意于枯劲简淡的风格,对明代沈周山水,程氏亦很喜爱。而在结构上,他倾向于随意顺势,自然天成。至于设色,则浓施淡染,不拘一格。
程氏喜用秃笔,意在追求圆厚苍茫之效果,他重意境,轻表象,主张“画贵简,不尚繁”、“非以境减,减以笔”。同时,他还提出:足迹尽天下名山,眼界尽古人神髓。换言之,就是在继承前贤,恪守传统的前提下,跋山涉水,俯天仰地,饱游饫看,心摹手追。他所作的《江山卧游图》凡500卷,无不源于其耿耿之心,绵绵之情。他长此以往收藏古代法书名画,尤为注重对元四家作品的搜集。其用心良苦、不遗余力,非同代书画家所能比拟。程氏一生所作大量诗文词赋,被其子程大皋收辑编成《青溪遗稿》,竟有皇皇28卷。
《江山卧游图》是程正揆以毕生精力与心血投入完成的主题性创作。浩浩500长卷,每卷长度俱在300厘米以上,最长达500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堪为500卷经典之代表。此图是以一条崎岖委婉的山径为脉络,作为贯穿画面的主线,群山众壑蜿蜒起伏,清泉跌宕,淙淙有声,飞瀑湍流,奔泻喧腾,碧潭如镜,幽深如许,林木丰茂,葱茏蓊郁,渺渺云烟飘然如神踪仙履,徜徉于山光水影之间。全图景色旖旎,境界悠远。
眼前这件《卧游图》(第乙百六十卷),则是别开生面的另一种意蕴。同是设色纸本(20.5×394),却分明疏朗旷放,显示了元人的笔意和韵致。此《卧游图》只在右侧题了二行字:青溪道人卧游图,辛丑(1661)三月。印文:正揆(白文),另,左下角两印,一方一椭圆,因年深日久之故,难辨其详,只好忽略不计。此图色调是浅绛中极淡的施赋,浅淡温和的山色中,间以同样轻薄的花青,石绿,昭示云的青白,水的澄碧。所谓江山之意,无疑是天地万物集于一纸而构建的和谐之韵律、闲适之风情。
此图中卧于扁舟的遨游者,是青溪道人自己,还是虚拟的主人公,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物视野中呈现的广博旷远、宁静深邃的山山水水,林林总总。横式手卷这种形式不是任何一个画家都能驾驭的,长卷的创作需要广阔的视角,连绵的景致,丰富的变化,涌动的节律,仿佛一部恢宏浩大的交响组曲,于一波三折、九曲回环的叙事结构中始终把握和表现着虚实相生,表现着空间感受,表现着微妙、繁简、交错、疾徐、融合、呼应……程氏此幅《卧游图》用笔着墨相当纯熟,从起笔处看,他落墨十分注重浓淡枯湿的交替参差。当繁密的杂花生树渐渐托出勾而未皴或皴擦简约的重峦叠嶂时,犹如浓云重雾倏忽散去,天光敞亮,豁然开朗,继而青冥浩荡,山川历历。依山傍势的屋舍庄院,或掩映于疏林,或坐落于水滨,也有的隐隐约约,深匿于茫茫云水之中。
程正揆与同代画僧石谿交谊深厚,并称“二溪”,又与顾大申、方亨咸合称“鼎足”。不过,程氏从不满足于效颦仿迹,仰人鼻息,正如后来的山水画家黄宾虹所说: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法通于画法。也就是说,只有如此,方能独树一帜,自成格局。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