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昌硕 四君子中堂·石鼓文八言联 立轴

图录号:256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昌硕 四君子中堂·石鼓文八言联 立轴
图录号:
2563
年代:
--
艺术家:
吴昌硕
材质:
水墨绫本、笺本
作品分类:
尺寸:
画心174×88cm;对联170×36cm×2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北京保利拍卖202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出版】(画):1.《明清名品展》第27页,西日本书道院,1994年。2.《浙江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作品四集》第73-7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3月。3.《锦上华彩—吴昌硕绫本书画集》第26-29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联):《吴昌硕全集书法卷二》第3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题识】画:梅竹表双清,丛菊秋一吐。可悉幽兰花,画叶难画土。居士聋两耳,弄笔唯好古。甲子有时书,陶潜同闭户。癸丑秋九月,写于沪上海面楼,自视为箨石老人、跛僧跛僧诏酷,类大梅戏墨,吾不信也,吴昌硕时年政七十。印文:俊卿之印、仓硕、吴俊卿印联:左阪右原驾吾二马,橐弓执矢射彼大䴢。景坡仁兄属书,为集阮刻北宋本石鼓文字,时乙卯仲夏,安吉吴昌硕。印文:俊卿之印、仓硕、缶翁【题盒】(外):吴昌硕四君子妙品。(内):1.丁卯秋玉村生方启署。2.观此幅于今市客舍,盖缶翁得意之作也,使人清赏不能措。方启又题。印文:方启私印 【展览】1.「明清名品展」,西日本书道院创立四十五周年,北九州市立美术馆,展期1994年4月1日-4月3日。2.「锦上华彩—吴昌硕绫本书画展」,杭州陶氏艺术馆,2020年11月12-26日。难得可贵的此《四君子中堂及石鼓文八言联》,分别创作与1913年及1915年,创作年代相近,风格趋同。四君子作于绢本之上,此书画一堂尺幅巨大,品相完好,亦有权威出版,识者当宝之。吴昌硕1913年发起并出任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确立了自身于中国画坛上的艺术地位。这一时期吴昌硕用笔灵活流转,笔势之奔腾,章法之跌宕,可谓兴到笔随,毫无刻板的设计摆布之气,充满浩然正气。此时期构图上更多表现为气势雄健,画作布局雄强灵动,纵横捭阖,大起大落。画面由墨梅、幽兰、篁竹、秋菊组成,构图均衡奇巧,画面有机和谐,顾盼生辉。以篆书笔法画出梅枝,梅花摇曳,顾盼自如,梅干穿石而伫立画面右后方。石头以中锋勾勒轮廓,石面以墨的浓淡堆积进行明暗对比,整体遒劲有力,笔墨酣畅淋漓。以石头作衬托,梅枝自左下方向上伸展;再以篆书、隶书和草书融合的笔法绘幽兰,用焦墨撇兰叶,下笔急速产生枯笔与墨笔交错的书写性、体现他深厚的书法和文化学养。形成更为豪纵、苍劲和浑厚的墨兰形态。画中菊花花瓣用双勾笔法勾勒,所绘花瓣细长饱满,富有生命力。菊叶单用水墨,侧锋阔笔扫下,趁墨色未干即勾叶脉,枝叶繁盛,偃仰向背的菊叶,穿插的枝干多姿生动。对于竹叶的抒写,行笔更是一气呵成,不拘泥于形式组合,大刀阔斧横扫而过,大叶开张生动取势,小叶收的紧、拢的严,竹叶角度变化多端,各形象交接自然,乱中有序。是幅以心灵映射万物,代草木立言,作品的古意和逸气十足。题款凝练遒劲、苍劲雄浑、刚柔并济,具有浓重的金石味道。整个画面虚实相生,浑然一体,充满高雅脱俗之气节。吴昌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他有诗云:「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说明他终身致力于对石鼓文的研究临摹,毕一生精力,禊而不舍。同时,在博观约取大量金石钟鼎文字和各种拓本之后,终于在晚年形成了吴氏特有的石鼓篆书风格,奠定了他作为篆书书大家的地位。吴昌硕借鉴石鼓文的特点,把苍茫、厚重、古拙、斑驳的石刻特点运用于篆书的创作中,可见于此对联,用笔恣肆沈稳,圆动而严峻,既保留了石鼓文雄浑古朴的气质和刚柔并济的特点,又打破了石鼓文齐平规整的布局。字型偏长,左右上下错落,似有向上奔腾之势,所以姿态横出,险峻异常,与原来的石鼓文在「似与不似之间」。在用墨上吴昌硕以遒劲的笔力,浓墨裹锋一拓而下,起笔逆锋入笔,使得起笔处墨色浓厚且饱满,中段由于行笔速度的加快和力量的加大,挺拔而结实,线条尾端常常因为墨的稀少而出现渴笔效果,故使线条之内有浓、淡和飞白的变化,这种墨色的变化,与用笔的速度与挺拔的力度相辅相成,形成了笔墨交融,筋,骨,血,肉自然丰满的独特个性,古朴苍茫,金石味十足,格调高古而显沈雄。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