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941年作 周炼霞像 纸本 油画

图录号:121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941年作 周炼霞像 纸本 油画
图录号:
1216
年代:
1941年作
艺术家:
陈抱一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30.5×23.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624434
USD:82800 GBP:0 EUR:60720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
拍卖会名称:
2018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寻踪·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版画、摄影
拍卖时间:
2018年12月12日-13日
备注:
签名:Tchun 9、1941
声 明:
▲附:艺术家合照陈抱一(1893-1945),祖籍广东新会,生于上海,原名鸿钧,现代油画家。1911年入周湘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习画。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自创“抱一绘画研究所”,指导人体写生。1922年起,先后担任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神州女学美术科、上海大学美术科等校的西画教学,采用人体写生。1925年于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与丁衍庸负责西画科。1930年秋,任上海艺专西画科主任。1942年发表《洋画运动过程略记》,记录民初上海的现代美术运动发展。曾与乌始光、汪亚尘等组织了“东方画会”、“晨光美术会”,与徐悲鸿、潘玉良等组织“默社”。著有《油画法之研究》、《静物画研究》、《人物画研究》等。1964年其女陈绿妮将其遗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折辱残破的时光,而美术领域却有斑斓夺目的篇章。这个时期,第一代出国学习西画的艺术青年回到中国,开始将所接触到的新观念与技艺传布到美术教育中。陈抱一是第一代油画家的其中一个代表。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师从藤岛武二,回国后担任过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神州女子美术科、上海大学美术科等校的西画教学,主办过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任上海艺专西画课主任,该校与陈抱一的江湾画室一同毁于“一·二八”事变的战火中。陈抱一组织过多个重要现代艺术团体,其中包括1936年与徐悲鸿、汪亚尘、潘玉良等人发起的“默社”。这一时期,油画家们都尝试将自己所学习到的西方绘画的某种风格运用到表现中国生活的题材上,陈抱一选择从西画的写生传统入手,他的绘画充分运用了印象派的艺术表现特征,并结合了野兽派的某些表现主义成分。陈抱一的肖像画充分体现了他这一风格特征。《周鍊霞像》创作于1941年,正处于上海的孤岛时期,这一阶段陈抱一与周鍊霞都活跃在沪上文艺界。周鍊霞(1906-2000)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生于湖南湘潭,9岁随父移居上海,14岁从尹和白习画,后拜郑壶叟为师。17岁从朱古微学词,后又从蒋梅笙学诗,不久,有《嘤鸣诗集》面世,在彼时的上海文艺界,周鍊霞和吴青霞、汪德祖、陆小曼并称“四大美女”。早年鬻画,一金一扇,买一送一,颇为知名,因性格爽朗,有“金闺国士”之称,又因“美女画家”,颇有艳名而为沪上小报追逐,人称“鍊师娘”。当时沪上包括吴湖帆在内的许多文人雅士都曾仰慕于周鍊霞,同在文艺圈的陈抱一与周鍊霞也有来往,这幅《周鍊霞像》是典型的印象派风格。首先,陈抱一对周鍊霞形象的刻画体现出他扎实的写生功底,这幅作品用色简洁,但层次丰富,寥寥数笔将结构、明暗、冷暖关系都交代出来了,尤其面部与头发的几处光斑的表现,都是通过刻画光线来塑造形体,这是印象主义讲究对物写生,抓住瞬间的艺术要义所带来的结果,也体现了陈抱一的艺术思想。更为难得的是,当时陈抱一为周鍊霞画完此肖像后,两人与该件作品合影留念,此次《周鍊霞像》与这张老照片同时呈现,一是作为解释这件作品出处的有力保障,另外也难能可贵地为我们直观呈现了那个珍贵而有意义的历史瞬间。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