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仇英 醉翁亭 手卷

图录号:25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仇英 醉翁亭 手卷
图录号:
255
年代:
艺术家:
仇英
材质:
设色绢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9.5×106.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2283019
USD:292624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铁画楼》藏画 总成交额:5322.9万元 成交率:95%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作者简介:仇英(?-1552),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之一。生卒年不详。(一说大约生于1494-1561年,又一说为1482-1559年左右)。字实父、实甫,号十洲,江苏人,后移居苏州。据传仇英初为漆工彩绘栋宇,后改学画,并以卖画为生。他绘画师周臣,与唐寅是同学,同祝允明交谊深厚。仇英曾在收藏家项元汴处刻苦临摹历代名迹,以致落笔乱真,随之以他深厚的笔墨功力与其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而享誉画坛。他在山水画中发展了宋代院体的“青绿巧整”,董其昌在题其仙弈图中说:“实父是赵伯驹后身,既文、沈亦未尽其法”。仇英的水墨作品则源于李唐,在人物画中尤其擅长仕女,既长于设色,又擅于白描,因而享有盛名,为明代工笔之桀。他所作界画更为细密,为周六观作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皆臆写古贤名笔,斟酌而成,可谓绘事之绝境,艺林之胜事。其代表作品有《列女图》、《蕉阴结夏图》、《剑阁图》等。
情景交融 故实再现
—仇英画《醉翁亭记》
在明朝宣德到嘉靖年间(公元1426-1566)的一百多年里,先后出现了以沈周(石田)、文壁(徵明)、唐寅(伯虎)和仇英(实父)为代表的四位著名画家,画史上称他们为“明四家”,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江苏苏州一带,所以又称他们为“吴门四家”。在明初,以画院为主流的浙派绘画,已经开始衰落,到了这个时期,以复兴元代文人画为主的画风崛起,发扬于沈石田而光大于文徵明。所以,以他们的画风为代表的绘画流派也称作“吴门画派”。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相对安全,经济比较繁荣,商业、手工业十分发达。尤其是地处江南的苏州地区,人文、地理环境都非常优越,这对于新的富裕市民阶层来说,表现愉悦心态和悠雅闲适的士大夫审美情趣的文人画,无疑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因此,自文徵明以后,这个画派师传子承,连绵不断,经明清两代,长达数百年之久。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居苏州。他是“明四家”中岁数较为年轻的,他的绘画成熟于“吴门派”的高峰时期。据画史记载,仇英出身贫苦,做过油漆工,并给人家彩绘栋宇。后从周臣学画,周臣的画法是继承南宋李唐一派的,属明院体画风。仇英在奠定了坚实的、极为严格的绘画基础上,又受到了文人画的影响,尤其得到了文徵明父子的器重和推介,并饱览历代名画,下大力气从事研习,“凡唐宋名笔无不临摹,皆有稿本,其规仿之迹,自能夺真”。“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皆臻其妙。”人物“神采生动,虽(周)昉复起,未能过也。”“至于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丰逸,无愧古人。”“尤工仕女,神采生动为明代工笔之杰”。“尝作《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皆臆写古贤名笔,斟酌而成,可谓绘事之绝境,艺林之胜事也。”他一直以卖画为生,绘画题材广泛,功力深厚,形式雅俗共赏,尤以人物故事见长,将情节置于环境之中,使山水画里的人物不再是纯粹的“点缀”,而又把人物画中的场景加以扩大,情景交融,教人们如同亲临现场,增强了绘画作品的感染力。
仇英喜欢画历史故事,特别是著名的文学作品,如画汉代的《文姬归汉图》、晋人陶渊明的“桃源”仙境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意等,都是其代表之作。《醉翁亭图卷》也是这类题材中的不可多得的珍品。是卷为设色绢本,长106.5公分,宽29.5公分。后有隆庆壬申年(公元1572年)王化写的篆书《醉翁亭记》全文和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王澍写的隶书《醉翁亭记》及道光丙午(公元1846年)李恩庆补写的楷书《醉翁亭记》全文。根据卷后李氏跋文来看,原卷应有真、草、隶、篆四体《醉翁亭记》全文,惜“装工脱落尾纸”,只好予以补写,但仍欠草书一篇。
《醉翁亭图卷》是仇英根据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的内容,精心绘制的一帧无声散文:
安徽滁州地方,四面环山,林壑优美。西南面,蔚然深秀的琅琊山间,酿泉泻出,潺潺有声,其上有一以太守之名而建的“醉翁亭”翼然矗立。其实这个亭的名字的内涵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在说太守来此,乐其山水,而寓意于其中的啊!你看:一日之间云归霏开、晦明变化的朝暮景色;一年之内芳草佳木、霜起水落,寒暑交替的四时风光;一路之上,游人不绝,载歌载舞,并有劳作者匆匆往来,繁荣和谐的太平景象;一亭之中,太守以山肴野蔌、溪鱼村酒宴宾待客,推杯换盏,起坐喧哗的欢乐场面……所有的这一切,都令太守醉了!
仇英以沉稳精细的笔法,清润苍古的设色,优美典雅的园林景致和文人高士的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平和、谐调、恬静的氛围,寄托了一种隐逸、闲适、无为的志趣。
我们面对这幅穷微造妙的杰出画卷,通过明人之手而去体会一下宋人士大夫阶层的“太守之乐”是不是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