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张大千 1947年作 湖山清夏图 镜心

图录号:22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张大千 1947年作 湖山清夏图 镜心
图录号:
221
年代:
艺术家:
张大千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29.5×58.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8301887
USD:1064088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铁画楼》藏画 总成交额:5322.9万元 成交率:95%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赵大年湖山清夏图。
△董文敏云,大年平远写湖天淼茫之景极不俗,然不耐多皴。虽云学王维而维画正有细皴者,乃于重山叠嶂有之。赵未之能尽其法也。此图略参维法成之。爰。
说明:上海博物馆退还记录(艺画:第16290号)
张大千《湖山清夏图》小析
《湖庄清夏图》是张大千的一幅小青绿山水作品,画面神韵秀丽,清逸雅致,画风严谨,深具传统面貌,属于他早期的艺术风格。
虽然题为赵大年湖山清夏图,但其章法经张大千之手,已变得布陈丰满,层峦叠嶂起来,成为典型的全景山水,与赵令穰小景山水的典型风格章法不同。
这幅画分为近、中、远三景,近景表现的是生长于山石缝间的两株松树,与一般作品不同的地方是两株松树的生长方向分列左右,而不是向中心的交叉,显示出一种向外的张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与中远景的平稳相对的,不仅是松树的长势,还有前景的两块大山石,也是朝向相反的方向,右边的一块山石更是冲出了画面。这正是为了打破全景布局的大的平衡,从而使部分画面增加一些动势,增加画面的丰富性。中远景的安排则是平平稳稳,尤其中景,类似赵令穰湖天淼茫,一片融合的平远小景,江水灵动,烟岚迷蒙,使得中景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中景楼观建筑的处理,严瑾细致,精巧缜密,描绘的非常具体,公整规矩,线条平直劲健,体现了张大千过人的传统绘画功底。远景是赫然耸立的主峰,与周围的山峰浑然一体,山的进深关系表现出空间的阔大和山的峻厚。山峰的脉络清晰详尽,但皴笔用的不多,只在山峰结构的相接之处加以皴擦以表现出山的结构和前后关系。
根据题跋可以看出,张大千这幅作品是在临摹赵令穰的作品,而且是用的王维笔法,用以弥补赵令穰的不足。
这幅画的价值有两点:
一:美术史上一般认为唐时尚无皴法,而一部分人认为王维已经运用皴法,张大千不但在这幅画的题跋中肯定王维绘画中有细皴,而且还运用了这种笔法来作画,再现出绘画史上皴法早期的形态。清代吴其贞《书画记》中所记载王右丞雪霁图曾评述:“又余至长安,得赵大年临右丞《林塘清夏图》亦不细皴,稍似项氏所存《雪江》卷,而窃意未尽右丞制之致。盖大家神上品,必于皴法有奇。大年虽俊爽,不耐多皴,遂为无笔,此得右丞一体者也。”张大千作此画也是基于赵令穰学王维而又无细皴,从而想还原王维原作面貌而作的这幅画。
二:设色与皴染是有矛盾之处的,如果事先将勾皴擦染作的很充分,那么设色时必然会是要么草草敷染,要么也用足够的色彩去与笔墨平衡。赵令穰在处理色墨关系上独特之处在于“化皴法为烘染”,因此,他的色彩画总是呈现出“清浅”的韵致。张大千的这幅作品在加入王维细皴的基础上,又保持了赵令穰的色彩的特点,这幅画体现了张大千对绘画语言中皴与染的探讨和出色的超越能力,展现出张大千善于钻研,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