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翚 1692年作 溪堂佳趣 立轴

图录号:23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翚 1692年作 溪堂佳趣 立轴
图录号:
232
年代:
艺术家:
王翚
材质:
设色绢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36×60.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3735850
USD:47884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铁画楼》藏画 总成交额:5322.9万元 成交率:95%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溪堂佳趣。
“溪堂佳趣”话王翚
—晋甫
王翚是清初最负盛名的画家。他生于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公元1717年),享年八十五岁。字石谷,一字曜樵,号耕烟山人、耕烟外史、乌目山中人、剑门樵客、清晖主人等。江苏虞山人。著有《清晖画跋》、《清晖堂诗集》、《清晖赠言》等。他出身于四代相传的绘画世家,很小的时候就从师临摹古画,是一名精于仿古的职业画家。他平生交游很广,其成就,得师友之助甚多,遍览名迹,临摹古画,达数十百种。与王时敏(1592—1686,号烟客)、王鉴(1598—1667,字圆照)、王原祁(1642—1715,号麓台)合称“四王”。他的画风不但影响了当代朝野,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追随者,被人称之为“虞山派”。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元1692年),他为一个称作敦翁的老先生,画了一幅长136公分,宽60.5公分的大中堂,题名“溪堂佳趣”并注明是仿黄鹤山樵早年之作。这对于王翚来说是最具特色的一件典型作品。
首先,我们知道,王翚生于明崇祯五年的壬申,到康熙三十一年的壬申恰逢他六十周甲之岁,距他八十五岁逝世,还有二十五个年头。这就是说,画这幅画的时候正是他年富力强、绘画艺术水平已臻炉火纯青的最高境地的时候。
王翚六岁时开始作画。十六岁正式拜师学艺,临摹古代名画。由于家境贫寒,此时不得不以临仿、鬻画为生。十九岁时王鉴游虞山,发现了他的才能,收为弟子,并亲授名迹稿本。之后又将其介绍给德高望重的王时敏,得以无私的帮助,三十岁的他,“已入宋元名家之室,形似神似”。四十岁时“于画道痴深入微,凡唐宋元名迹,已穷其精蕴,集以大成”。自此以后“声名惊爆海内”,远近求画之人“户外履满”。六十岁应召入京主持《康熙南巡图》,“图就进呈,深称上旨,更荷青宫召见,赐坐赐食”,并赐书“山水清晖”四字,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他一生当中春风得意的最好年华。七年之后便“白发满头回故里”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他笔下的《溪山佳趣图》,山色如黛,林木繁阴,溪水萦绕,荇菜参差,堂中主人,观庭前双鹤之舞,待抱琴来访之宾,不亦乐乎!
其次,“四王”虽然都宗法董其昌,长于临摹古人,但王翚毕竟是个职业画家出身,并不囿于“南宗”,而是广泛涉猎宋、元,熔冶南、北于一炉的集古之大成者。特别是他能以真景实情写入画中,独领董其昌的“以天地为师”的精神,“每朝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因此,《溪堂佳趣图》既是一个能够,可观、可游、可行、可居的胜境,同时也是极具生活气息、生动、抒情的佳制。这就不难理解题款中为什么说“黄鹤山樵有此图”“全以右丞为师”,而临仿的都是石谷自家面目了,也正如他在闲章里所刻的“意在丹丘、黄鹤、白石、青藤之间”。其实,王蒙本是赵孟俯 的外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与黄公望、倪云林、杨维帧等交往密切,又广泛临摹王维(右丞)、董源(北苑)巨然等,因此他的画已经“一变”,“化出本宗体,纵横离奇,莫可端倪”了。因此,我们以为《溪堂佳趣图》是“撷唐宋之精英,漱元明之芳润”、法律精细、气韵散逸、笔墨与丘壑兼得的作品。
最后,我们说,王翚既然以卖画为生,那么所画的画,就必须迎合当时文人、仕宦的需求,也就是得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当时清廷的统治大局已定,无可奈何的遗老们,大都退居林下,苟活偷生,而新一代的文人士子,则充当顺民,甚至渐渐服务于新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文人,大开科举之门,并大力提倡书画,标榜文治盛世。所以这时的士大夫阶层的人们,也寄情于书、寄乐于画,以书画作为点缀宅邸、欣赏、收藏和交往沟通不可缺少的东西。《溪山佳趣图》是这方面的很好例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以外的“佳趣”还有什么呢?王蒙在他画的一幅《花溪渔隐图》中题诗道:御儿西畔霅溪头,两岸桃花绿水流。东老共酣千日酒,西施同泛五湖舟。少年豪侠知谁在,自发烟波得自由。万古荣华如一梦,笑将青眼对沙鸥。
这是图写临溪而渔,携妻带酒,与鸥鹭共同忘机的乐趣,王翚曾临过王蒙的一张山水,我们姑且就叫它《溪山草堂图》吧,画的是溪边草堂中,有二人对语,对岸一高士携杖来访,童子随其后。其上题诗是:
名山草堂,萧然独居。门无车马,坐有图书。沉酣枕籍,不知其余。俯仰今昔,乐且晏如。
这说的是,高士幽居独处,以读书饮酒为乐趣的故事。另一幅《溪堂诗思》则与我们这张有些相象了。上方远山隐约,中景“溪堂”较宽敞,林木掩映,堂上主人席地危坐,凝神思诗,走廊中有童子侍茶。庭前也有双鹤,一俯一昂,似有舞意。近处溪桥上有朋曳杖来访,童子追随其后,其乐趣当在于诗。看来,无论携妻同渔也好,幽居独处也罢,都离不开饮酒品茗、读经思诗,以至狎鸥玩鹤,表达了一种清高、达观、恬静、闲适的文人士大夫情趣。
见一叶而知秋,《溪堂佳趣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翚的机会。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