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春 季 拍 卖 会> 中外名人手迹暨小孤桐轩旧藏专场>何长工、张 玺、刘慎谔、胡大才 等 致杨堃、张若名夫妇有关留法勤工俭学的信札一批
图录号/艺术家:

何长工、张 玺、刘慎谔、胡大才 等 致杨堃、张若名夫妇有关留法勤工俭学的信札一批

图录号:125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何长工、张 玺、刘慎谔、胡大才 等 致杨堃、张若名夫妇有关留法勤工俭学的信札一批
图录号:
1254
年代:
1924至1929年作
艺术家:
何长工、张 玺、刘慎谔、胡大才
材质:
明信片 约五十一帧
作品分类:
尺寸:
13×8.5cm×51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春 季 拍 卖 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暨小孤桐轩旧藏专场
拍卖时间:
2022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杨堃、张若名夫妇上款。 此为何长工、胡大才、张玺、刘慎谔等留法勤工俭学青年明信片一批,约51帧,围绕旅欧见闻、校内事务交流和转赴苏联东方大学继续学业等事而作,系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进步组织及留学史相关的史料文献。 诸人留法时期的早年手迹均较为少见。 具体包括何长工、胡大才、周发歧、陈绍源各一通,张玺四通,尹赞勋六通,以及刘慎谔与张玺合写一通,尹赞勋、胡大才合写一通等。以中英法三语书就。由明信片的邮件地址可见旅欧中国青年足迹遍布法国、德国、苏联、瑞士、意大利等多国。 何长工一信告知杨堃自己上午曾来拜访。由胡大才所寄一信可见勤工俭学运动已趋于衰落,当时胡氏被迫由法国经德国柏林转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就读。 张玺、刘慎谔、周发岐、尹赞勋、陈绍源、杨堃、张若名等是留法生中少数离开里昂中法大学后,通过自费打工等手段在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学府坚持继续学业者,他们在毕业回国后相继成为动物学、植物学、海洋学、有机化学、地质学、人类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的顶尖人才。 1921年起,法国当局、中华民国驻法公使陈箓、勤工俭学会会长李石曾和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等开始不满在法勤工俭学生日益走向革命的倾向,强迫华法教育会停止资助勤工俭学生,并要求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进步组织解散。留法青年不得不进行“争生存权,争求学权”的“二二八”运动,又发动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借款三亿法郎的游行斗争,1921年底更占据了弃勤工俭学生于不顾的里昂中法大学。自此,包括何长工在内的大多数进步学生被武装遣送回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而胡大才等则转道莫斯科东方大学曲线救国。 作者简介:1. 何长工(1900~1987),原名何坤,湖南华容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 “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参加秋后起义、历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历任红八军军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等。抗战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教育长、副校长。1946年创办东北军政大学并任校长。建国后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常务委员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地质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等。著有《何长工回忆录》、《难忘的岁月》。 2. 胡大才(1903~?),曾用名薛金贵,俄文名阿尔斯基,四川巴中县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3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任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局成员、训练部主任。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旅欧支部训练委员。1926年至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任东方大学青年团中国班五人组委员、支部局委员。1928年在莫斯科作为指定旁听代表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秘书处文书科、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和苏维埃委员会工作。 3. 张玺(1897~1967),字尔玉,河北平乡人。动物学家、海洋湖沼学家。1921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里昂大学动物研究从事软件动物的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历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在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任教。建国后与童第周、曾呈奎等筹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并任副所长,兼任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等。当选为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   4. 刘慎谔(1897~1975),山东牟平人。植物学家、林学家,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勤工俭学于法国郎西大学、里昂大学,获法国国授理学博士。归国后建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赴西北、印度考察植物地理。解放后任东北农学院植物调查所所长、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副市长。著有《动态地植物学》等。 5. 周发岐(1901~1990),河北蠡县人。有机化学家,创办我国第一个炸药专业。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里昂格里雅德研究室获法国国家物理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法大学化学系主任、教务长、理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工业学院教务处处长、科研部主任、副院长,当选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编有《炸药制造工艺》等。 6. 尹赞勋(1902~1984),河北平乡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在地质系学习八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中法大学和北京大学,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有《论褶皱幕》等。 7. 陈绍源(1888~1955),字养清,号石泉居士,福建沙县人。法学家、化学家、医学家。早年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迪戎大学勤工俭学,1937年获得法学博士,得索邦大学聘为中国高教部研究员。七七事变后归国,在云南大学法文学院任教,历任滇黔绥靖公署陆军医院特种训练班教官和川滇公路管理处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秘书科长等职。著有《中国教育史研究》、《化学讲义录》、《毒气学大纲》。 上款简介:1. 杨堃(1901~1998),河北大名人,又名杨赤民,笔名张好礼、杨念基等。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张若名丈夫。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师从汉学家葛兰言,授里昂大学文科博士。1931年回国任教于中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发起中国民族学会。建国任教于云南大学,旋调至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神话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等。著有《论中国的母系社会制度》《我国民俗运动史略》等。 2. 张若名(1902~1958),字砚庄,笔名衫六,河北清苑人。文学家、翻译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第一位法国女博士。杨堃夫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加入觉悟社。后留学法国获里昂中法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1年归国执教于北平中法大学和云南大学讲授世界文学史和法语。著有《纪德的态度》等。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