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民国·林树泽毕业证书一组九张

图录号:3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民国·林树泽毕业证书一组九张
图录号:
39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长:372-560mm 数量:9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春 季 拍 卖 会
专场名称: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拍卖时间:
2022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本组拍品包含光绪三十四年预科第三年修业文凭,宣统元年全闽高等学堂预科毕业执照,背面有各科成绩及教师钤印名字,宣统元年、二年、三年正科考试成绩列入最优等修业文凭五件,中华民国元年福建高等学堂毕业证书,中华民国六年铨叙局文官普通考试技术职优等证书。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凤池书院”和创办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正谊书院”,这两所书院均属清朝福州“四大书院”之列。两院地址同在今东街三牧坊小巷内,各据东西,以巷中横跨一座小天桥相联(今仍在),沟通两院校舍,东为“凤池”(今为福一中校园),西为“正谊”(今为教师宿舍区)。福一中前身“书院时期”长达85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乡绅潘炳年、叶在琦等闻知山西等省设立“省立大学堂”,培养新学人才,急向当局建议将“凤池、正谊两院合并”,创办公立的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于1902年3月正式开学。1904年清朝学部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只能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北大前身),各省只能设立“高等学堂”,故当年冬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叶在琦担任学堂监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由陈宝琛继任。创办之初主要是预科生,课程有:修身、读经、国文、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博物(动物、植物、矿产)、生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法制、图画、体操(兵操、器械操),英语、博物、器械等聘外籍教师,音乐课因缺教师无法开办,至民国元年林璇留日学音乐归来,被聘为教师才得以开办。尽管科目多,但最被重视的是国文科,不及格者即被留级或淘汰。国文含古文、作文两部分,作文当时多写半白话文,字数限制严格,务求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期考、年考都被列为首门,平时学堂监督(校长)不一定在校,但国文考试,学堂监督必须亲自主持考试,作文由其亲自命题,考卷由各位国文教师批改后评出分数,再由监督按好、中、差等级逐项亲自抽阅复核。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后,首任山长叶在琦。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第二任1905-1906年)。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州闽县螺洲(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人。晚清大臣、学者,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翰林侍讲。直言敢谏,连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成为“枢廷四谏官”,出任江西学政,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推举的唐炯、徐延旭办事不力,坐罪降职。回乡赋闲,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调入京城,充任礼学馆总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正红旗汉军副都统,成为宣统帝溥仪的师傅,监修《德宗实录》。工书法,学黄庭坚。陈离闽赴京后由其婿林炳章接任(林则徐后裔,第三、四任,1906-1908年),第五任陈培辊(1909-1911年),东南理财“龙虎三杰”之一 ,他们均为进士、翰林出身。铨叙局,官署名,民国初置,属国务院,掌管文官的任免、升转、资格审查、存记、注册、考试、勋绩考核、恩给、抚恤、爵位、勋章、荣典等事。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